當毛坯表面通過中頻電爐加熱到鍛造溫度時,表面和中心溫度差不得超過100℃。對于大直徑的毛坯,為了縮短內層金屬的加熱時間,提高加熱速度,希望選用較 低的電流頻率,以增大電流透入深度。否則選用的中頻電爐頻率太高,電流透入深度將減少,不但延長了熱量由外層向內層的傳遞時間,增加了熱量損失,熱效率低,甚至會 造成表面過熱。對于小直徑毛坯感應加熱時,由于截面尺寸小,可以采用較高頻率,以提高電效率。
2、坯料加熱溫度的控制非常關鍵。溫度過高會造成坯料過燒,影響鍛件質量,過低會使鍛壓設備加重負荷,降低鍛造設備使用壽命。當然有經(jīng)驗的員工可以根據(jù)工件加熱到一定溫度時發(fā)出不同顏色的光線來判斷。但由于車間光線的變化及經(jīng)驗的不同,存在較大的誤差,一般有經(jīng)驗的鍛工目測溫差在±(20-50℃)。為了 更精確的測量出坯料加熱溫度,在大多數(shù)中頻電爐上都安裝有紅外線測溫儀。當溫度超差而偏離金屬坯料的鍛造溫度時,通過調整功率來控制溫度。紅外線測溫儀 是一種輻射測溫的非測溫技術,它是利用物體的熱輻射測量物體的溫度。在實際應用中,不但要注意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發(fā)射率,而且同一種材料其發(fā)射率與測溫用的波長,觀察方向,表面狀態(tài)及材料本身溫度有關。紅外線測溫儀測溫方向一般安裝在偏離金屬法線方向40度以內。因為在這個范圍內金屬定向發(fā)射率基本不變, 近似等于法線方向的發(fā)射率。坯料溫度要精確控制,保證溫度受控,坯料的加熱質量也得到控制。